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个教育者,无论贫寒,还是卑微,都能创造伟大

2017-07-17 库路 桂子先导

华中师范大学首届校友教育家论坛。摄影 陈昕妤


编者按:当前形势下,高级中学学段应当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7月15日举行的华中师范大学首届校友教育家论坛上,六位湖北省知名中学校长在科学会堂报告厅向母校师生分享了他们的见解。其中,政治系84级校友、武汉一中校长库路的演讲引发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全文如下:


库路校长在演讲。摄影:陈昕妤


踮起脚尖看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拔尖创新人才的情怀因素


各位朋友,各位嘉宾:


上午好!


今遇上这么多的新老校友:可敬的名家,可畏的后生,少长咸集,高朋满座,回家的感觉真好!

 

(一、导入。两股推动力:一是国家和时代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一是基础教育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困难。)


很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话题,其实多年来,一直有两股强大的能量在拨动我的神经:一是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和时代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一是我强烈地感受到在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和困难。然而,我们光荣地担当了这份责任,就责无旁贷。


接到这个命题,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不论是课题研究专家们,还是我们这些教育实践者,都对这些人才的基本特征、知识结构、转化能力、意志品质等有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繁复的的研究背后,我们其实都希望做一个简单的加法“拔尖+创新”。

 

(二、解题。“拔尖”是杰出的成就和影响,“创新”就是超前的意识和能力。)


“拔尖”是杰出的成就和影响,“创新”就是超前的意识和能力。这两个词的各有一个关键因素。“拔尖”的关键是杰出——空间的领先;“创新”的关键是超前——时间的领先。在时、空上领先的人,就是拔尖创新人才,他们的思考力和影响力不是拘泥于现在,而是指向未来的。

 

(三、点题。“拔尖+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想借一,两件小事,谈谈我对于“指向未来”的人才的理解。


7月3号,武汉一中举行了一场“名家进校园”活动,主讲人叫朱正元。朱正元是武汉一中1992届毕业生,现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统计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家资源调查项目首席研究员。他给我们高一年级的同学讲了一场《从数学到数据科学》的科普报告。关于这场报告的内容,我不用重复,大家通过题目就可略知一二。


其实这场报告应该是去年7月4日举行的,那是朱正元受邀回母校讲学的第一时间。但是2016年7月4日,一场大暴雨让武汉闻名全国——到武汉来“看海”。我记得学校成了孤岛,全体学生在家自学,活动也被临时取消了。考虑到朱正元繁忙的工作,我们没有再邀请他返校。但是今年六月,他主动打来电话说,七月初要回国一趟,在武汉短暂停留,希望弥补去年的遗憾。迟到了一年的报告,是朱正元同学自己主动补了这一课。


我们非常感动,也倍感欣慰,这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最好的教育——“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朱正元1992年毕业,离开一中25年,相信他有很多停留过的地方,有很多他感恩的留念之所,但是,他对武汉一中的眷顾,除了母校情结外,一定更有他作为科技人才根植于心的人文情怀。

 

(四、破题。“拔尖+创新”培养策略。)


今天的武汉一中有两组、十六个字深入人心,一组是传承了几十年的办学理念“厚德尚智,和谐发展”:早在我们国家战略性地提出“和谐社会”之前,我们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定位为德、智基础上的“和谐发展”。


在这个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基础上,我们一直探索着最有效的培养模式。因为人才的和谐发展这个至高的追求目标,需要有具体的实践策略的。


十余年来,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被反复验证的“一中人才标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这也是武汉一中的一道简单而复杂的加法题“科学+人文”:科学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人文决定其终极高度。


“人文情怀”是我们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人才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


十余年来,我们不仅努力配制这把精密的钥匙,甚至还把自己的省级示范班定名为“科学人文实验班”。我们在学习能力最强悍的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十余年的“人文情怀”的试验田般的检测;我们不断把八十余年的校史沉淀,转变为我们“一中人才标准”。也在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收获满满。


听讲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摄影 陈昕妤


我们是怎样构建这个标准的呢?我把它归结为三点:


一是“自由探讨的学习氛围”。


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螺旋式上升的更新过程,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填鸭式的增加和覆盖,而应该是自我否定中的提升。只有充分的自我认知,才是深刻的学习。


不论是早年毕业的李德群院士、李培根院士,还是刚才说道的朱正元,他们回忆在一中学习时,总记得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师生们热火朝天,学习过程充满主动性,生动有趣。


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爱学习,乐思考,重交流,使得学生在思维创新之路上保持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追求的求真务实、不懈进取的情怀。

 

二是“充分尊重的兴趣爱好”。


人的天性是丰富多彩的,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此,教育决不能是流水生产线。


武汉一中的就是用学校宽厚的人文情怀,培养有情怀的人才的宽厚。我们有个传媒届的帅哥撒贝宁,在一中读书的三年,喜欢打篮球,也喜欢学习,但是更喜欢文艺。如果他在90年代的教育机制下被同化,我们估计就是多培养了一个本科生,我们就缺少一位在青年中极有号召力、广有正能量影响力的“拔尖传媒人”。


不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武汉一中的学习是紧张的,也是活泼的。我们有最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有学生自我需求的生长空间。“临风”文学社三十年不曾中断,合唱团年年都带来最美的声音,动漫社尊重了最年轻的情感需求,等等。十余个学生社团高水平、持续性的运作,让我们的学生在自己人生的选择中,可能走到自己人生的“尖顶”。


我们有位校友叫冯翔,一把吉他,浓重的汉味,唱出来老汉口的历史、新武汉的文化。三十年前他在武汉一中考取了同济医科大学,但是早年的关于音乐的梦想从来不曾消磨。于是,白大褂的群体中走出了一个用音乐陶冶灵魂的人,《六渡桥》《汉阳门花园》《黄鹤楼》等代表武汉文化底蕴的歌曲,让他成为武汉民谣音乐的“尖顶”。


这是追求的尊重个性、自由活跃的情怀。

 

三是“提前开启的职业认知”。


刚才讲到的朱正元,回母校参加的活动叫“名家进校园”,这是是我们学校坚持了十余年的一张教育名片,专门聘请广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给十六七岁学生的未来“增高”、“望远”。


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是我们拔尖创新的前瞻认识。只有在成长的年龄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才有创新的意识,才有拔尖的积淀。我们邀请两院院士叶朝辉、李培根、李德群等最顶尖的科学家们,让学生知道科学超出课本有多高;我们也邀请走遍世界的新华社资深记者张伟民等,让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未来并不遥远。


也是今年的3月,武汉一中“名家进校园”迎来了自己的1963届的老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他的报告的第一部分的标题就叫做《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创新的成果源于母校的培养》。李院士深情回顾了自己和一中的缘分。李院士研究的是材料科学,属于高冷的科技,但是他用充满人文精神的方式解读,让冷冰冰的科技充满睿智的温暖。


今年6月,我们又邀请中科院院士沈保根给“准高三”学生讲解职业选择。


每年学校会有多场“教师讲坛”“博士论坛”,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勾画蓝图,明确方向。我们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站在今天,赢了明天”的未来情怀。

我们自豪地说,这么多年我们不管升学的压力有多大,我们从没被只顾眼前的功利思想左右;我们更自信地说,这么多年,我们培养的学生生动地诠释了“一中情怀”。


这是一种放眼世界、不断发现的情怀。

 

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与今天探讨的话题,不谋而合,高度融合。踮起脚尖看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是我们对于教育的构思和设计。

 

(五、引申。“拔尖+创新”培养的历史紧迫感。)


最近,一篇题为《清华北大从此再无寒门学子》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认为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的学生,重复着低水平的勤奋之路,使得人才的差距和格局两极分化。各种争论中,均把经济实力作为人才实力的核心因素。我认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


经济固然是基础,贫困绝不是原罪。每一个教育者,如果都能是有情怀的教育者,无论贫寒,还是卑微,都能创造伟大。今天在座的有一批很重要的嘉宾,就是将来有可能走上讲台的师范生们,大家任重而道远。


创新、拔尖,既是对人才本身的期待,我们期待他们长成参天大树;也是对培育的土壤的要求,我们必须担当民族复兴复壮的大业。我们要让每一个人才,都能沐浴教育理想的人文光辉。

 

(六、结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勃发的生命状态。)


结束我的演讲时,我想讲讲武汉一中2017年文科状元叶坤翌,他在今年高考考出了654分的高分,填报了北京大学。叶坤翌同学曾经说:“今天我们努力学习,就是未来能自由选择我们的人生。”他的话语,就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才必需的胸怀。


我在武汉一中工作30年,每每看见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每每听到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都会激发我不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顶尖是一种不懈的理想追求,创新是一种勃发的生命状态。我们始终在路上。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厉害!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周洪宇教授两部学术著作

北大教授: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全国上下的学生不爱读书

清华大学可以改名字了

章开沅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考察团座谈会上的发言

刘道玉: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没有认真研究从源头改起

北大教授饶毅发表最短毕业致辞,4分钟赢得9次掌声

章开沅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发展作出的贡献

章开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换届会上的发言

大学不能被社会左右——章开沅2017年5月16日的即兴演讲

这是最可怕的,不声不响的可怕——章开沅接受《同舟共济》杂志专访谈当下教育

章开沅:真正的学者要具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

91岁章开沅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

专访章开沅:精神的世界无人可挡

张舜徽自述:我治学中的两种傻气

没有一股子傻气成不了大学问家

大学排名、大学精神、大学教授及其他

这100年,中国大学精神演变的粗略描述(深度精选)

章开沅对话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

刘道玉致信清华: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的巨大差距

章开沅:我不是很坚强的人,我也有自己的软弱


学风是世风的反映,学风又应成为世风的先导。学风随世风堕落,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不嫌夸大的话,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章开沅

1998年11月5日


《桂子先导》颇受各界关注,深感欣慰。今后希望能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何事最令老头乐,喜听雏凤吐清音。我虽曾自喻为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啄爬觅食的老鸡,但更期盼年轻人能够成为与暴风雨相搏击的矫健海燕。青年不能仅限于偎在火炉边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温驯子弟,应该努力成为引领潮流的强者。因为你们才是未来百年的真正历史创造者,理应拥有勇立潮头的胆识与明辨是非的智慧。试看历史上众多有所作为者,哪个不是在青年时代就立大志干大事,乃至成为时代先锋。

章开沅

2017年3月16日


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一个追求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高校微信公众号,投稿请发至449215551@qq.com。点击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